课程分类:⑴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看法看,分为学科并列课和核心课程;⑵从层次构成上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⑶从选课形式上看,分为必学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⑷据课程内容主如果传授常识还是操作技能,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课程的组合。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计划是以其整体来体现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的的,故最佳化的课程体系就是从目的出发调整各方面的比率,并以最后是不是达到目的需要作为衡量标准。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使按高校培养目的拟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教学计划的组成:
1)专业培养目的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简称校历)。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指导文件。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分为三部分:说明、正文和附录。教学大纲使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课程评估的依据。
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教程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要紧依据,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设置和一系列教学环节是组成教学计划的主体。
大学教程的特征:
1)教程是从一般书本中分化出阿里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本,不只为教师服务同时也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
2)教程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进步史,不但要反映科学常识与结论,还要反映常识获得的过程3)教程可以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质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甄选精致的插图、照片、图表,便于学生学习。
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撰写者应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以提升教程的总体水平。
课程建设的意义:⑴ 打造各门课程的规范,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靠谱保证。⑵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使各项工作在更高层次上优化结合。⑶推进教学管 理规范化,为教学工作走上科学管理工作奠定基础。⑷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打造合理、适合的教学水平标准,这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职员素质、更新教育观念 的需要。
课程建设内容包含:⑴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⑵课程教学设施(含试验设施)的建设⑶课程教学办法、方法的研究与装备⑷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拟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组织推行等。
课程建设的需要:
1)教学大纲要富有特点2)教程要适合3)教学资料要完整4)教学方法要科学5)有一套有效的教学办法,以获得好的教学成效6)拥有可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
有关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之教育法律法规复习提纲:第七章
教师资格考试之教育法律法规复习提纲:第八章
教师资格考试之教育法律法规复习提纲:第九章
推荐考试试题:
甘肃2009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试题
2011年重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